新闻动态
  • 校工会主席李东风在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中心组扩大会议上的发言

    2012年12月17日 07:26  点击:[]

     

    发展是我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

     

    同志们:

    胡锦涛同志在党的十八大报告中指出:“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是兴国之要,发展仍是解决我国所有问题的关键。只有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才能筑牢国家繁荣富强、人民幸福安康、社会和谐稳定的物质基础。必须坚持发展是硬道理的战略思想,决不能有丝毫动摇。”

    胡锦涛同志报告中这一段话,鲜明地指出了发展仍是解决我国一切问题的关键,发展是我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

    一、科学发展观必须坚持经济建设为中心

    1、这是由党的“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决定的。

    “一个中心”,就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马克思主义认为,生产力的发展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社会主义现代化必须建立在发达的生产力基础上。马克思、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提出的“两个必然”,实际上也是从生产力发展、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必须适应生产力发展这一基本理论出发,经过分析得出的结论。列宁有一段名言“劳动生产率,归根到底,是战胜旧制度最重要、最主要的东西”。讲的也是这个道理。

    2、是我国所处的历史阶段决定的。

    我国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始终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始终是我们的中心任务。

    3、我们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是发展,首先要发展经济。

    我理解发展是社会的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但首先是发展经济,或者说,经济建设是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的中心。国家的昌盛,人民的富裕,说到底是经济实力问题。国际竞争,说到底还是经济实力的竞争。只有经济发展了,经济实力和综合国力增强了,人民的生活才能不断改善,国家才能长治久安,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才有坚实的物质基础,我们才能够在国际格局中占据更加有力的地位。

    纵观世界格局,所谓世界强国,无一例外的都是经济强国;经济强国,很容易成为军事强国。经济、军事强国,在国际上话语权就强,在国际格局中的地位就重要,就有利。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前苏联凭借在上世纪二、三十年代奠定的雄厚的经济基础,形成了强大的军事力量,再加上斯大林和前苏联人民的坚强意志,在希特勒发动大规模突然进攻面前,顶住压力,绝地反击,取得了卫国战争的胜利,并最后和盟国一起,攻克柏林。

    我国近代屡遭帝国主义侵略,几千侵略者就可以打遍半个中国,而清政府只能割地赔款,屈辱投降,清政府的腐败软弱是一重要方面,但终极原因,恐怕还是经济贫穷,军事落后,落后就要挨打。所以,我们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不能动摇,如果动摇或改变了这个中心,也就等于动摇或改变了党的基本路线,就不可能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二、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是我党重要历史经验

    纵观我党历史,前二十八年主要是为了夺取政权,唤起工农,进行武装斗争,当然没有条件领导经济建设,更说不上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建国后的前三年,为了巩固新生的革命政权,我党又把大量的精力用到抗美援朝、剿匪以及土改和镇压反革命等运动中,也无暇把经济建设作为中心。我认为是从1954年全国一届人大后进行国民经济第一个五年计划时才把经济工作真正作为中心来抓,同时还进行三大改造。到1956年党的“八大”,提出我国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生产之间的矛盾,实际上进到了工作重点转移。党的“八大”路线是完全正确的。但是“八大”过后还不到一年,我党就偏离了“八大”路线,逐步走上了无产阶级专政下继续革命,以阶级斗争为纲的路线上来,一直发展到“文化大革命”,使我国经济濒临崩溃的边缘。

    粉碎“四人帮”之后,我党“抓纲治国”,仍未实现工作重心的转移,一直到1978年年底,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才把全党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

    所以,回顾我党的历史,我党确立的“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是经过了无数曲折、付出高昂代价和牺牲得来的宝贵的历史经验,来之不易,弥足珍贵,我们全党、全国人民一定要坚定不移的按照党的基本路线走下去。

    胡锦涛同志在党的的十七大报告中指出:“改革开放伟大事业,是以邓小平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开创的。面对十年“文化大革命”造成的危难局面,党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以巨大的政治勇气和理论勇气,科学评价毛泽东同志和毛泽东思想,彻底否定以阶级斗争为纲的错误理论和实践,作出把党和国家工作中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改革开放的历史性决策,确立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吹响走自己的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时代号角,创立邓小平理论,指引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在改革开放的伟大征程中阔步前进。”

    三、我校的发展应以教学、科研为龙头,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1、我校正处于一个关键的历史发展时期,快速发展的条件已经具备。1)我校升本后,经过五年融合,具备了快速发展的物质基础。(2)特别是一年来,校党委又采取了一系列的重大的得民心、合民意的措施,进一步健全、规范了学校的规章制度,举行一系列有内涵而又生动活泼的大型活动,全校广大教职工特别是中层干部的凝聚力、向心力、积极性空前增强,为学校快速发展创造了和谐氛围和精神动力。(3)有一个思想统一、团结合作、勤奋务实、坚强有力的校领导班子,是学校快速发展的组织保证。

    2、学校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应突出教学和科研

    高等学校的工作,育人无疑是第一位的,但育人工作是融合在学校的各项工作之中的。最能代表高校特征,最具高校特点的是教学和科研工作。我们各项工作要牢固树立为教学、为科研服务的理想,以完成学校2011—2015年教育发展规划为目标,以迎接本科教育评估为动力,以提高教学质量、提高科研水平为抓手,促进全校各项工作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

    3、坚持以教职工和学生为本,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

    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我党的根本宗旨,党的一切工作都是为了造福人民。我们要全心全意依靠教职工办学,全心全意为学生服务。这就要求我们需要继续坚持以人为本,全面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探索适合教职工和学生成长的新举措,进一步提高我校办学质量。

    上一条:副校长卢奎在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中心组扩大会议上的发言 下一条:(图)校团委组织学生开展学习宣传党的十八大精神系列活动

    关闭

      • 地址:河南省郑州市新郑龙湖祥和路1号
      • 邮编:451191
      • 电话:0371-62509999(办公)
      • E-mail:xcb@haue.edu.cn
      Copyright © 2018 河南工程学院党委宣传部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