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0月29日下午,我校2014年大学生暑期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总结表彰大会在综合楼二楼报告厅隆重举行。校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李春英,校长助理解伟出席会议,学工部、校团委负责同志,各学院团总支书记、社会实践指导教师及学生代表参加了此次大会。表彰会由校团委书记常超主持。
会议表彰了暑期 “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优秀服务团队、先进工作者、优秀辅导教师和学生先进个人。与会领导为人文社会科学学院赴新郑黄帝文化调研与宣讲服务团等十个社会实践优秀服务团队,陈海堂等10名先进工作者,张晓静等6名优秀辅导教师,邢丛林等100名学生先进个人颁发了荣誉证书。先进工作者代表马小雨老师,优秀辅导教师代表解志伟老师,优秀服务团队代表刘海阳同学,学生先进个人代表史雅楠同学分别作了发言,与大家分享了各自在暑期社会实践中的经验与体会,展现了我校社会实践在“机制注重长效化,内容体现课程化,主题彰显时代化,活动实现基地化,参与达到全员化”的“五化”发展模式下取得的良好成绩。
校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李春英充分肯定了我校2014年暑期社会实践活动的工作成绩,代表学校向所有参加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活动并做出艰苦努力的老师和同学们表示诚挚问候,向获得表彰的集体和个人表示热烈祝贺。她在对2014年暑期社会实践工作进行总结的基础上,对广大师生提出了四点希望。一是珍惜机会,积极参与。积极投身到为社会服务中去,自觉将个人成长与祖国和人民的需要紧密联系起来,把个人事业与学校的发展建设紧密结合起来,将个人的成长梦、成才梦融入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之中。二是培育特色,务求实效。不断探索大学生社会实践工作规律,结合专业特色,逐渐形成各学院的社会实践品牌项目,提升活动的实效性。三要加强宣传,典型示范。充分挖掘在社会实践中涌现出来的典型事例和先进个人,采取多种方式与途径加强宣传,不断扩大暑期实践活动的社会影响力。四要着眼长远,形成机制。通过实践内容创新、方法创新、阵地创新,积极探索和建立与专业实践相结合、与服务社会相结合、与就业创业相结合的长效机制,形成“人人知实践,人人想实践,人人去实践”的良好氛围。她号召广大师生在加快我校转型升级、创建高水平大学进程中,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伟大实践中,努力提高社会实践能力,不断谱写激情燃烧的青春乐章。
(撰稿 陈自龙 摄影 王琪)